“有时候我会想,也许最好( hǎo)的生活方式便是将每一( yī)天都当做自己的末日。用( yòng)这样的态度去生活,生命( mìng)的价值方可以得以彰显( xiǎn),我们本应纯良知恩,满怀( huái)激情地过好每一天,然而( ér)一日循着一日,一月接着( zhe)一月,一年更似一遍,这些( xiē)品质往往被时间冲淡。
——海( hǎi)伦·凯勒《假如给我三天光( guāng)明》”
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( gè)译名是奇迹缔造者,其实( shí)这个名字更贴近于这部( bù)要讲述的内容。
海伦·凯勒( lēi)固然是那个时代的奇迹( jì),可她的老师莎莉文与她( tā)一样,都是奇迹,都是这个( gè)奇迹的缔造者。
电影选取( qǔ)的是海伦·凯勒人生中的( de)一个小片段,而这一小段( duàn)时间里的海伦·凯勒是不( bù)那么广为人知的,她还未( wèi)曾开蒙,还未曾找到感知( zhī)这个世界的方法。
人们往( wǎng)往更熟悉她的那部《假如( rú)给我三天光明》,更熟悉她( tā)那励志的人生故事,而这( zhè)一切仿佛给了人家假象( xiàng),好像她本就该如此励志( zhì)、如此安静、如此乖巧,仿佛( fú)遭受了种种非难的她就( jiù)应该没有任何抱怨地坦( tǎn)然接受这一切,却并不曾( céng)知道或了解过这个从不( bù)记事便失去听力视力和( hé)语言能力的小女孩曾经( jīng)是多么的暴躁多么的无( wú)助又多么的无知,她在那( nà)个无声黑暗的世界里甚( shèn)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( zài)。
可她遇到了她的老师莎( shā)莉文,于是暴躁与声嘶力( lì)竭的对抗便开始了,是的( de),对抗。
她的生命力是如此( cǐ)的顽强与旺盛却被剥夺( duó)了感受这个世界最基本( běn)的能力,海伦的父母把她( tā)纵容成了一个任性暴躁( zào)的小孩,她对于一切的回( huí)应都是暴力暴躁的,唯有( yǒu)面对母亲的时候还有些( xiē)许的温和。这个倔强顽强( qiáng)地长到七岁的小女孩成( chéng)了他们的负担,甚至父母( mǔ)一度想要送她去精神病( bìng)院。但最终他们还是找到( dào)了莎莉文。
电影中有一场( chǎng)餐厅中接近十分钟的肢( zhī)体碰撞戏份。
莎莉文为了( le)能让海伦像正常孩子一( yī)样坐着餐桌前用餐具吃( chī)饭,把自己和海伦单独反( fǎn)锁在了餐厅里,于是一场( chǎng)耗费体力的对抗开始了( le)。
海伦倔强,莎莉文似乎更( gèng)有韧劲。但是海伦是个相( xiāng)当聪明的孩子,她在试探( tàn)周围一切对她任性的反( fǎn)应,她也逐渐明白这个陌( mò)生人绝对不会像家人一( yī)样对她纵容,可她又绝对( duì)不会屈服。她在地板上疯( fēng)狂地打滚,用力地扔掉莎( shā)莉文塞到她手中的勺子( zi),甚至坐在椅子死死抓住( zhù)让莎莉文奈何不了她。
可( kě)是莎莉文呢,先一动不动( dòng)地吃着自己的食物,故意( yì)忽略打滚的海伦,又将海( hǎi)伦用手抓进嘴里的食物( wù)狠狠地抠了出来,抱起她( tā)甩掉她身后的椅子,拼命( mìng)地将她按在餐桌前的椅( yǐ)子上……
最后这场对抗以看( kàn)似是莎莉文胜利结束了( le)。
可是叛逆又倔强的海伦( lún)又怎么会轻易认输呢?
电( diàn)影结尾处,在经历与莎莉( lì)文单独相处之后,海伦又( yòu)回到了家中,敏感的海伦( lún)很快地觉察出了环境的( de)变化,又开始了试探,接着( zhe)又是歇斯底里的反抗。
出( chū)离愤怒的莎莉文拖着海( hǎi)伦来到了庭院的水井边( biān),压出来的水流过她的手( shǒu),她忽然从喉咙里发生了( le)wa—wa的声音,那是她母亲说过( guò)的,她几个月大的时候曾( céng)经发出的声音,她知道她( tā)想要说water……
这是她开蒙的时( shí)刻,她渴望感受这个世界( jiè),了解这个世界,却始终找( zhǎo)不到那把打开这个世界( jiè)大门的钥匙,知道莎莉文( wén)的出现……